Copyright ?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. 陜西美寶消毒藥業(集團)有限公司 陜ICP備17019245號-1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西安
NEW CENTER
新聞中心
一塊香皂"洗出"干凈小山村
分類:
行業新聞
2017/09/20
【摘要】:
8月里的一天,北京延慶區大莊科鄉慈母川村口又開始熱鬧了。大包小包的白色垃圾沒多大工夫就堆積成山,延續6年的“白色垃圾換置日用品”活動正在進行。
78歲的老太太張連捧著5袋洗衣粉、4瓶洗潔精。她開心地說:“這是用35斤的塑料袋、水瓶子,還有泡沫兒換的,這也是我攢的最多的一次。”
隨著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,農村生活垃圾處理不當,對周邊環境和土壤造成污染。延慶區大莊科鄉地處深山區,人口分散居住,垃圾收集運輸難,想要搞好垃圾治理,實現垃圾分類全民參與,需要想個好法子。
2011年大莊科鄉市政市容所在環境整治工作中,想出了“白色垃圾換置日用品”的辦法。兌換日用品有標準:1斤白色垃圾,兌換一卷衛生紙;3斤白色垃圾,兌換一小包洗衣粉,6斤白色垃圾,兌換一塊香皂等等。兌換活動的工作人員由鄉保潔隊組成。他們將村民帶來的垃圾過稱,垃圾記錄員在登記表上記錄姓名、重量等信息,日用品兌換員按照記錄,詢問村民的兌換需求。
王長江6年來專門負責日用品兌換。他說:“一開始,有醋、食用油等可兌換,換了兩次,大家說不愿意要,夏天也不好放,我們就換成日用品。”
“我說想要洗衣粉,他就給我洗衣粉,洗滌靈、胰子(肥皂)、紙啥都有,我就不用買了,實在。”張連說。慈母川村會計李秀華告訴記者:“這個活動好,一年來好幾次,我們村有需要就給他們打電話,有時候一兩個月就來一次,可方便了。”
目前,大莊科鄉按季度每年至少換置4次,出動保潔隊員年1044人次,垃圾收集車年464臺次,年收集白色垃圾達80余噸,由市政市容所統一分類、回收再利用。這既實現全民參與,又助力鄉域環境綜合治理。
對于什么是白色垃圾,村民并沒有概念,一聽說“垃圾能換香皂”,什么都拿來問問。于是,鄉市政市容所組織村兩委班子在村里做宣傳,塑料袋、水瓶、廢舊電池、農藥瓶等都可以換日用品。在慈母川村兌換處,村民把水瓶打成捆,塑料包裝扎成包,瓶瓶罐罐堆成小山。大伙推著小車,排著隊,挨個把自己帶來的垃圾過稱,跟垃圾記錄員報上姓名,換置工作秩序井然。
在村民眼里,一切可以換成日用品的都叫白色垃圾。有村民說“白色垃圾嘛,就是塑料制品,弄到地上污染,它降解不了滿天飛”。實際上,“白色垃圾換置日用品”活動還在無形中讓村民學會垃圾分類。
李秀華介紹,除了積攢自家的生活垃圾,她平時還會把村里村外的垃圾撿拾回家。分類裝袋,堆在雜物棚里。“這都是順帶手的事,大家都習慣了”。
今年是“白色垃圾換置日用品”活動開展的第6個年頭,走進大莊科鄉,很難再見到白色垃圾。對于村民來說,撿拾垃圾已經成為生活習慣,換日用品是村里約定俗成的集體活動。村民對干凈整潔人居環境的有著極高的認同感,并且人人參與維護。
“今年是延慶創建文明城區的關鍵之年,我們山區鄉鎮要積極作為,把‘白色垃圾換置日用品’活動堅持下去,將生態環境抓好,將生態文明建設起來。”大莊科鄉市政市容所所長孫建軍說。
76歲的村民劉玉柱老人告訴記者,“其實換不換東西無所謂,把我們村這些垃圾都處理了,大山就干凈了”。
你家洗潔精白買了!這么多年竟然全用錯
下一篇: